簡述府兵制

府兵制的產生
北魏帝國末期,由於漢化政策的影響,導致原來戍衛舊都平城的六鎮地位日益下降,長期的胡漢矛盾,終於釀成了六鎮之亂。在六鎮變民中的武川鎮變民集團在投降北魏政權後,逐漸形成鞏固內部集團的軍事組織。這批武川鎮軍事集團(以下按谷川道雄對他們的稱呼,「武川鎮軍閥」稱之),在經歷了六鎮之亂被北魏招安收編後,又在爾朱氏之亂後,割據了關中平原。為了保住自身的統治特權,於是形成的府兵制。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下,其目的很明顯地是在區隔統治集團與被統治集團,因此與後來唐代所行的府兵制有很大的差異。
西魏-北周所行的府兵制,本身是具有恢復鮮卑舊制的一種軍事組織。也就是仿照鮮卑舊有的八部大人,將部隊分由八柱國統領,而使整個軍隊部落化。換言之,就是將軍事組織等同於部落組織,所以八柱國(其實只有六柱國大將軍領兵,以下再詳述)下統領12大將軍,12大將軍統領24開府將軍。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府兵制在西魏-北周時代,其形成的目的並不在於將軍隊國家化,而是將軍隊部族化,承認原來武川鎮軍閥各軍主帥,對其原有所部的統領權,以使宇文氏霸府能加以控馭。所以,我們能看到西魏-北周的府兵是由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開府大將軍等將領「自相都攝」,也就是明確地將軍隊給部曲化,軍隊組織給部落化。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
在西魏-北周時代,八柱國實際上僅有六柱國大將軍有實際兵權,這是因為宇文泰在創制此制時,所分配的八位柱國當中有是七位出身武川鎮的實力派,而這當中宇文泰本人雖也是柱國大將軍之一,但卻以其「督都中外諸軍事」這一加銜,成為同僚中的第一人,而能對其他柱國大將軍進行督攝。至於,多的那一個,則是任命毫無軍事力量,也事實上沒有兵權的西魏宗室元欽。當然,元欽這個花瓶不單單是個點綴,而且也是在表面的政治分配上,給予元魏朝廷的一點安慰。
照理說,府兵制的起源既然是與宇文氏霸府的建立有關,那麼當宇文氏代元氏為帝後,這樣的雙元格局(在長安的西魏政府與在華州的宇文氏霸府)應該就因此消失,合而為一。但由於北周建立後,宇文泰一族成為皇帝,但其族子宇文護卻也漸次取得宇文泰過去的地位,於是政權內部的雙元對立之局,直到宇文護垮台後才真的消失。也在宇文護死後,府兵才正式規併到中央政府手上,也是此時,府兵制正式開始國家化,原本由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開府大將軍等將領「自相都攝」的府兵,便改由政府控制。西魏-北周府兵制是世兵制,也就是屬於軍戶的人,世世代代都必須從軍,而其兵源最初是宇文泰集團的武川鎮變民,但北周政府為了擴大兵源,所以「籍民之有材力者為府兵」(挑選體質較好的人作為府兵),開始大量的吸收本地漢人為兵,於是產生了"是後夏人半為兵矣"的局面,打破了原本府兵制區隔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樊籬,以改過去府兵制胡漢壁壘分別的局面。同時,原本折衝府所統的軍戶與民戶是徹底分離的(軍戶不論民政、軍政,均由折衝府督攝),至此也明確對軍戶的民政事務移交州縣,折衝府僅負責軍事任務(兵源召集、軍械維持、軍糧籌措)。自府兵國家化後,其地位更進一步被提升。北周武帝在誅除宇文護後,廢止了中外府,使府兵首度與皇帝產生關係,於是北周武帝進一步"改(府兵)諸軍軍士并為侍官",將府兵吸納入禁軍的範疇內。因此當時北周後期府兵均以侍官為榮。但到了唐代,局面便大為扭轉,由於府兵被皇親貴戚當成雜役使喚,於是才會產生「京師人相詆訾者,即呼爲侍官」。「侍官」一稱便因被皇親貴戚濫用為奴僕,遂身價大貶,成為咒罵他人的用語。
隋唐的府兵制
隋唐時代的府兵制大體延續北周國家化後的府兵制,但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隋唐時代的府兵不再獨立於民事戶政之外,而是散入民戶,雖府兵仍隸軍府管轄,但戶口上已歸地方政府統一管理,因此也與民戶一樣接受均田制的收授田產,並繳納租庸調法下的稅賦(服役期間,可免除個人所需負擔的租庸調)。只有在遇到戰事,這些府兵才由折衝府召集入伍服役,交由中央政府指定的軍官統領,待到戰後將領回到中央,士兵則交回折衝府遣散;如無戰事,則府兵便各自從事農耕,定期接受召集訓練,並由各折衝府輪值京城警備(番上)。
由於府兵已散入民戶,因此在兵員的徵集上,就不再單限於軍戶(畢竟已無真正的軍戶),因此為求徵集可堪服役者,在選兵上,唐制明確規定:「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有錢的,挑體格好的;體格好的,挑有錢的;財產與體格一樣好的,挑家裡男丁多的),因此被選為府兵者,都是有中上家產者,以確保府兵的先天體格與家庭負擔可堪軍役。
府兵制的崩壞
府兵制走向崩壞的主要原因在於這支部隊因無法完全脫離生產,因而「不堪征戰」,偏偏初唐時,國家四處征戰,使國防線越拉越長,戰爭往往必須在千里之外作戰,讓府兵自家的田業荒廢,打個仗回家,卻落個一窮二白。又因其「番上」時,往往被朝中要人濫用為雜役,於是造成逃兵甚多。當然,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府兵制的出現本來就是基於關中本位主義,於是軍府重心便在關隴地區。為了保障關中安全,則必須控制河西;為了控制河西,就必須鞏固西域。因此唐軍必須經常性地與突厥、回紇、吐蕃等爭奪西域控制權,造成連年動兵的長期苦役。同時,也因軍事重心在帝國西北,所以唐帝國在對東北戰線上,往往顯得十分被動。於是唐在對付高句麗、渤海國、契丹、庫莫奚時,便顯得十分困窘,最終只能起用安祿山這類的蕃將鎮邊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