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責任翻譯]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魯瓦之死

1186年的8月19日,若弗魯瓦‧金雀花死於巴黎。他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與阿奎丹女公爵埃蓮諾所生五子中的老四。正值黃金年華的27歲這年,他死於一場意外。另外也有史料指出他可能是在1186年8月21日過世。

若弗魯瓦是安茹王族中被遺忘的一位:雖然他是亨利與埃蓮諾的順利成年的兒子中,唯一沒能獲得王冠的一位,但由於早逝,他很少成為歷史學家的焦點。在安茹王朝史中,他被稱為「與王位擦身而過的公爵」。

他生於牛津的博蒙特宮。馬里昂‧米德(Marion Meade)在阿奎丹的埃蓮諾的傳記中提到他的出生:

「1158年9月23日,他(埃蓮諾)不驚不乍,就像是事後才意識到又生下了一個兒子──若弗魯瓦。」

若弗魯瓦的個性

若弗魯瓦‧金雀花並無任何肖像傳世。根據當代的編年史描述,若弗魯瓦有著黑髮、身材矮小,外觀一般,並不算是好看、迷人或具有魅力。他也許是埃蓮諾與亨利的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但他卻將之用於滿足自私的陰謀。

年輕的若弗魯瓦經常為王族中的拔尖人物所遮掩。他的父親統治著廣大的領土,是當時最富有而成功的國王之一。他的母親在成為英格蘭王后之前曾是法蘭西王后,由於他的強有力且深具決心的個性,牢牢控制了阿奎丹這個繁榮且深具戰略地位的公國。若弗魯瓦的兩位兄長分別是充滿野心的幼王亨利及以「獅心王理察」聞名的那個傢伙。

參與「1173-1174年大反叛」

家庭中的緊張關係及各自的野心,導致了今日所稱的「1173-1174年大反叛」。

15歲時,若弗魯瓦被捲入這場對父親的反叛之中,儘管對於當時他在叛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是值得懷疑的。最終,1174年若弗魯瓦與他的兄弟們與亨利達成和解,於吉索爾達成休戰協定。不幸的是,金雀花王族內表面的和平並無法維持下去。

布列塔尼公爵

1181年7月,若弗魯瓦與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斯成親,婚後他成為布列塔尼公爵和里士滿伯爵。這是由亨利二世精心策劃的婚姻。

多年前,亨利曾幫助布列塔尼公爵柯南四世平息叛亂。公爵柯南也許認是亨利是為了幫助他穩固的統治布列塔尼公國,但是亨利的動機顯然更加深遠:亨利決心讓布列塔尼成為其拓展諾曼底西疆的新領土。

在平息布列塔尼起事之後,亨利迫使柯南將公爵頭銜傳位給其年僅5歲的女兒康斯坦斯,並且將這位小公爵許配給了時年8歲的若弗魯瓦。根據埃弗拉德的說法,亨利需要柯南退位,以防止萬一公爵有兒子的話,有朝一日會繼承公國。

若弗魯瓦‧金雀花和他的妻子康斯坦斯有三個孩子:

‧布列塔尼美少女埃蓮諾(Eleanor, Fair Maid of Brittany,1184-1241)

‧布列塔尼的穆德/瑪蒂爾達(Maud/Matilda of Brittany,死於1189年5月)

‧布列塔尼公爵阿爾蒂爾一世(Arthur I, Duke of Brittany,他作為遺腹子生於1187年,大約於1203年被他的叔叔英格蘭國王約翰殺害)。

再次叛亂

金雀花家族的緊張局勢再次因1182年諸子對亨利二世的反叛而到達頂點。

幼王亨利雖然成為國王,但卻沒能帶來相應的財富與實權而益感失望。同時,統治阿奎丹的理察也不滿當地貴族能利用兄弟間的緊張關係漁利。若弗魯瓦加入幼王亨利一方,以威脅理察。亨利二世被迫出面干預,以冷卻家族內部的壞氣氛。

這導致若弗魯瓦決意第二次反叛,史家也首次從中發現他的天性與人格特質。亨利二世與他的兒子們在安茹的米拉貝爾會面,三位兒子宣誓應服從正統的英格蘭國王,也就是他們的父親,並且表示永不復叛。

宣誓後不久,幼王亨利便於1183年6月染上痢疾,死於利摩日附近的馬特爾城堡。

在第二次叛亂後,編年史家霍夫登的羅傑首次為我們描繪出若弗魯瓦的本質與性格:

「提到若弗魯瓦,他完全忘掉崇奉上帝與尊敬父親,他不遵守他的命令保持和平,反而帶來了刀兵、背棄了自己的誓言,心懷敬意地與其父的敵人訂約以蹂躪其父的領地,他真是有著受到詛咒的血脈,一個遭到羅馬教會憎惡的人。」

若弗魯瓦聯合其幼弟"無地"約翰對付理察。後來他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奧古斯都一起反對父親與理察。亨利二世則對任何與若弗魯瓦結盟的城堡與土地都發起猛烈進攻,以作為回應。亨利與理察最後奪取了所有反叛的城堡,其中一部分還被夷為平地。

根據當代史料顯示,若弗魯瓦缺乏如理察般的優秀軍事天賦,但他是一個採取可怖行動的無情戰士。他因為不擇手段而聞名。如果他需要募集資金以維持反叛,他會襲擊並劫掠教會與修道院,正因為這種對教會缺乏敬畏之心,才使得教會對他深感不滿。

史家筆下的若弗魯瓦

霍維登的羅傑稱若弗魯瓦為「罪孽和毀滅之子」。在艾莉森‧威爾的《阿奎丹的埃蓮諾:上帝的憤怒、英格蘭王后》一書中寫道:

「若弗魯瓦的一生顯示出他是一個野心勃勃與投機的強盜男爵。他在戰爭中冷酷無情,肆意掠奪修道院和聖所。他毫無顧忌,用詭詐且無恥的藉口面對批評者。」

理查德‧巴伯在他撰寫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傳記中說:

「若弗魯瓦雖然熟曉軍事,雄辯而敏銳,卻從不像他的哥哥那樣贏得了人們的讚賞和欽佩;他繼承了安茹先祖這三種特質,而純然地野心勃勃。」

若弗魯瓦‧金雀花是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的兒子菲利普‧奧古斯都的好友。他在巴黎的法蘭西宮廷度過了一段時間,菲利普甚至讓他擔任他的膳務總管(王室職官,負責監督整個國家的總管大臣),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英格蘭王族不滿而授之。菲利普與若弗魯瓦在1183-1184年的反叛亨利二世中結過盟。一些史料同意:1186年夏天,兩人正計劃再次反抗亨利二世,但若弗魯瓦的驟逝使之無法發動。

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魯瓦‧金雀花有時與他的兄長與父親對抗,有時又與他們聯手,他因而以背信棄義與墮落而聞名。

威爾斯-諾曼人的布雷肯會吏長兼史學威爾斯的傑拉爾德,是國王和兩位大主教的王室書記。他經常去旅行,並撰寫詳細的編年史。他以下的字句描述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魯瓦:

「他表現得比他的內在還要親切;他的舌頭比油還要滑溜;他甜美而有說服力的口才使他能夠化解最牢固的聯盟,並以他的言語能力來腐蝕兩個王國。為了自己的野心,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凡事表裡不一,是個偽君子與騙子。」

魂斷巴黎

若弗魯瓦死時正在於法蘭西王廷。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提到他的死亡。廣受流傳的說法是布列塔尼公爵在一場比武賽事中墜馬,被踐踏而亡。據霍夫登的羅傑的說法,菲利普為他的死感到無比悲痛,以至於他意圖跳入棺材之中與他相伴,僅管其他編年史也提到了菲利普歇斯底里的反應,但這可能只是誇大其詞了。

根據法蘭西王室書吏里戈德的編年史,若弗魯瓦是因為胸部突發的劇痛而身亡的,這被認為是他為策劃對付父親與對主不敬的懲罰。在這本編年史中,據說若弗魯瓦向菲利普吹噓他那謀取諾曼第的陰謀後,隨即為這種疾病所擊倒。這時期的編年史家往往會發明一種死亡方式,以證明死者為其罪孽付出代價。大多數的史家懷疑若弗魯瓦這一死因的真確性。

同樣的,一些史家認為,若弗魯瓦死於比武賽事的故事只是菲利普虛造的說詞,為的是避免提供亨利二世有對付他的新陰謀。

不管真相如何,我們知道若弗魯瓦‧金雀花確實熱衷並積極參與比武賽事。

由於他在法蘭西嚥下了最後一口氣,若弗魯瓦的屍體因此沒被送到英格蘭埋葬。死後他被安置在巴黎聖母院唱詩班席旁,不過他的墓碑早在18世紀法蘭西大革命之前就已遭到破壞。

https://www.angevinworld.com/blog/death-of-geoffrey-plantagenet/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