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責任翻譯]南西‧裴洛西訪台不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是,這位美國眾議院議長的挑釁舉動可能標誌著未來針對該島長期且日益危險的鬥爭之開端。

經過數個星期的激烈猜測與劍拔弩張,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Nancy Pelosi)將訪問自治的台灣島。這位美國最高立法者起先沒有將台灣列入其亞洲之行的官方行程之中,該行程以訪問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為開端。

最近的報導顯示,裴洛西將在前往東北亞之前訪問台灣,但他訪問的時間與性質仍然是個謎。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位議長是否會謁見台灣總統蔡英文(Tsai Ing-wen),或任何其他在地高級官員,就像美國其他高級官員最近訪問台灣時所做的那樣。

上一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問台北是在1997年,當時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 眾議員試圖在1995-1996年台海危機之後表現出對自治民主的聲援與支持,當時華盛頓與北京都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力量。這一次,裴洛西將在烏克蘭的持續衝突中訪問該島,該衝突已引起許多與台灣局勢不祥的比較。

許多人擔心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訪問會加劇危機。畢竟,中國認為這個自治島嶼是一個最終應該完全重新融入中國的「叛離省份(renegade province)」。這個亞洲強國越來越擔心華盛頓擴大對台灣的外交與軍事支持。

7月25日,中國外交部警告說,裴洛西的潛在訪問將導致「嚴重後果(serious consequences)」,美國需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幾天之後,即7月28日,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Xi Jinping)在與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Joseph Biden)的電話交談中再次發出警告,並警告華盛頓不要「玩火(play[ing] with fire)」。就在昨天,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Zhang Jun)再次將裴洛西的預期訪問描述為「危險的(dangerous)」與「挑釁的(provocative)」,並表示將採取「堅定而有力的措施來維護我們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據此,美中兩軍都在此訪前做好了準備工作。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在未來幾天與幾週之內,我們可能會看到美中之間持續競爭的顯著升級,一些評論員警告,眾議院議長的訪問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那麼情況是如何發展到這裡的,裴洛西預計訪問該島的直接與長期後果會是什麼?

凍結的衝突

台灣學者林孝庭(Hsiao-ting Lin)恰如其分地將他的國家描述為一個「偶然的國度(accidental state)」,這與其說是主要角色「深思熟慮和計劃的結果」,不如說是「許多臨時的、個人主義的因素與與戰爭或聯盟維持有關的決定,甚至是偶然性的結果」。

台灣島曾經是南島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的家園,後來被各個歐洲列強與中國王朝所瓜分,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之後的19世紀後期,台灣島被日本帝國所占領。與東京政權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對朝鮮與許多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野蠻佔領相比,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它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是「相對有序、和平與富有成效的(relatively orderly, peaceful and productive)」。

「有序(orderly)」佔領的結果是建立一個經濟與教育水準相對較高的現代化國家。二戰結束,日軍從台灣撤出。但是,讓台灣成為今天的台灣,不是日軍撤退,而是共產主義與國民黨勢力在中國大陸的內戰。在遭到毛派勢力的一系列重大失敗之後,由蔣介石(Chiang Kai-shek)領導的國民黨(Kuomintang,KMT)撤退到該島。

恰恰在這個時候,美國通過向該地區部署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以保衛國民黨部隊,而參與進來。美軍在該地區的存在有效地凍結了衝突,阻止中共追擊其對手,並佔領台灣。在多個場合,北京與台北幾乎發生衝突,但美國的干預,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90年代中期通過在台灣海峽部署多艘航空母艦,證明對維持脆弱的現狀具有決定性作用。

流沙

儘管美國自1970年代初以來一直實行「一個中國(one China)」政策,承認北京是大陸與台灣的唯一官方代表,但歷屆美國政府都與自治的台灣島透過《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保持著穩固的國防與外交關係。

為了換取它的支持,華盛頓希望台北不要採取挑釁行動,包括宣布從中國大陸正式獨立。所謂的「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即台北與北京都承認最終有一個中國,但沒有明確在誰的統治下,這是朝著建設和平邁出的重要一步。

馬英九(Ma Ying-jeou)總統等一些台灣領導人更進一步,迅速擴大與中國的外交與經濟聯繫。有時,雙方甚至討論基於「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的香港模式,讓台灣人和平融入中國的可能性。

但國內政治陣營與地區力量平衡的結構性轉變在台灣海峽引發了危險的動態。一方面,中國的外交政策變得更加自信,尤其是自習近平上台以來,他發誓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追求「中國夢(China dream)」,把自己的國家變成一個全球超級強權。

為此,習近平明確表示,他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all necessary means)」,將台灣重新納入中國,維護國家在該地區的領土主張。在他的領導下,中國迅速發展其常規與不對稱的軍事能力,極大地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台灣本土的民族主義與台獨情緒也愈演愈烈。早在1990年代中期,超過一半的台灣居民自認為「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Chinese and Taiwanese)」。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4%的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多達三分之二的人口自我認同為純粹的「台灣人」。此外,蔡英文總統所屬的泛獨立黨派──民進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DPP)──已成為該國的主導政治力量,並在2016年贏得總統與國會選舉。

重新確立領導地位

在中國,儘管習近平領導下的經濟與社會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但人們越來越擔心台灣正在遠離大陸。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北京恐嚇台北的努力有所增加,包括在台灣海峽進行大規模演習、公開威脅軍事入侵,以及增加在台灣領空部署戰鬥機。

與此同時,美國急於重申其地區領導地位,並安撫亞洲盟友,已著手深化與台北的外交與軍事關係。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生產國,台北對西方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

美國國會最近批准幾套對台大規模武器出口,而包括一名內閣成員與數名立法者在內的美國高級官員已經訪問了這個自治島嶼。甚至包括美國特種部隊在內的雙邊軍事演習也相應有所回升。

裴洛西預計對台北的訪問將是美國高級官員最近一次、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訪問。在與中國同行進行激烈的對話,拜登對計劃中的行程表示保留。然而,美國總統本人曾多次聲稱,在與中國發生衝突時,美國對台灣負有共同防禦義務,即使在措辭更為籠統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沒有明確提及此類保證.

感覺到兩黨對台灣的支持越來越多,拜登政府開始更加支持裴洛西的訪問,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警告中國不要「將與美國長期政策一致的潛在訪問變成某種危機或以此為藉口,在台灣海峽或其周邊地區增加侵略性軍事活動」。

星期一,隨著亞洲大國在該地區的軍事演習增加,中國向台灣領空部署幾架戰鬥機。但正如一位中國學者承認的那樣,任何軍事反應「都不會失控(will not be out of control)」,即使「反應非常強烈(will be a very strong reaction)」。

距離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黨代表大會──這將標誌著地方領導層的重大改組──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而中國面臨嚴重的經濟放緩,習近平可能會避免一場重大的軍事對抗。他很可能會表達不滿,其中包括加強在台灣海峽的軍事部署,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以及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在接下來的幾天與幾星期之內在海岸,如同1990年代中期一般,向台灣人發射導彈。

然而,問題在於,即使是經過校準的軍事演習也可能冒著發生重大事件的風險,並引發主角之間的意外升級。即便裴洛西此次到訪不會在未來幾天引發重大軍事對抗,但在台海兩岸民族主義情緒迅速轉變與力量平衡的形勢下,這兩個超級大國仍面臨著嚴峻的選擇。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引發的地緣政治紛爭,很可能標誌著一場針對台灣未來的漫長而日益危險的鬥爭開始了。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22/8/2/nancy-pelosis-visit-to-taiwan-will-not-trigger-wwiii

發表留言